中国公关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二胎政策催热教育市场 父母培训悄然升温

2016-1-26 11:27| 发布者: zhengtong1| 查看: 1639| 评论: 0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相关吸金产业成为市场投资的风口。有关机构预测,全面二胎可能带来的每年新增消费市场将达到近千亿元,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直接受益的婴童产品和教育市场。在教育产业板块,除了传统的孩子培训市场被继续看好以外,一个新的市场热点已悄然升温。

亲子关系障碍催生父母培训市场

在关于“要不要生二胎”的市场调查中,很多父母表达了一致的“两难”:想生二胎,但是“一个都很难养,两个就更难养了”——这里的难养,一方面是孩子的养育成本高,另一面是如今亲子关系障碍普遍,很多家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存在问题,有的的家庭甚至已经水火不容。许多“问题孩子”成为父母的心头之痛。

其实,“这个问题与二胎没有关系”,香港安琪教育学院大陆分院执行院长谭地洲先生表示:“目前中国家庭亲子关系障碍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在社会的竞争激烈,大多忙于工作和事业,根本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信任感,甚至很多孩子在父母身上连基本的安全感都没办法获得。我们的父母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将孩子交给学校或者是培训机构就可以了。但是学校教育始终代替不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这是千古不变的规条!”

另一方面,在谭地洲先生看来,造成亲子障碍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谭地洲先生认为,现在的青少年父母大部分是70后、80后居多,而这个群体正是第一二代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生活的时代正是应试教育最严重的时期,他们基本上是“被鞭子抽着读书”,而考上大学也是他们父母对他们成长的唯一目标。“而且,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是父母情绪投射的唯一对象,他们身上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委屈,这些压力很大程度上成为心理障碍,并伴随他们成长为父母”,谭地洲先生表示:“这些被投射的情绪,很多是不良的情感,当他们成为父母之后,会选择投射相同的情绪到他们的子女身上”。

所以,谭地洲先生表示,独生子女其实是很“惨”的,他由此建议现在的育龄爸妈,如果有条件,选择“生二胎”实际上可能是帮助大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可能由此缓解亲子关系的矛盾冲突。

父母教育应该先于亲子教育

谈到亲子关系,作为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DA家庭动力系统学科的华人首席导师,谭地洲先生的观点是:要处理好亲子关系,父母应该先于孩子去学习。虽然亲子关系障碍的出现并非一定是父母没有做好,但是作为孩子的引路人,作为家庭的控权者,父母的学习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成长。“你要想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你就要给他足够的能量和养分” 谭地洲先说。

因为看好父母培训市场,成都亲悦天使教育机构携手安琪教育学院,将“DA家庭动力系统”的相关课程引进大陆,记者就此走访了“亲悦天使”相关负责人李女士。李女士表示:亲悦天使公司已经独家引进了DA家庭动力系统的课程在大陆教学和应用的版权,包括亲子专业课程和亲密关系课程,首期开课的地点选择在成都。“一方面成都的教育环境比较好,”李女士表示,“另一方面,也希望将这个全新的亲子教育理念带给蓉城父母,让更多的的家庭受益,享受更好的亲子之乐”。据悉,DA课程将采取公益课的方式进行传播,第一期“DA家庭动力系统*亲子公益大讲堂”将于227日在成都开课。

风靡东南亚,首次进成都

关于DA课程,记者曾经在香港了解过,这原本是一个高端私密的课程,源自香港,在东南亚地区风靡两年,据称有约5万以上的家庭参与过培训。但是,据记者的了解,这个课程原本是一套心理咨询系统,用于处理家庭系统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问题。这个课程主要运用沙龙、圈层的方式进行小众授课,而且收费也不菲,课程一共三个阶段,单第一阶三天两夜的收费就达到10000港币,约合人民币8000多元。那这样的高端私密课程进入内陆市场,是否“水土不服”呢?毕竟内陆的消费水平远不及香港和新加坡等地。

亲悦天使负责任李女士对此作了解答——

DA课程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确走的是高端、小众的路线,但是考虑到内陆实际情况,“我们对课程作了一些调整”李女士说,“首先这个课程将走大众亲民的路线,比如一阶课程香港收费八千多,而我们可能三千不到;第二大力推广公益课程,公益课程只收场地费,不收学费。但是,大陆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与港版的一模一样,不会删减什么内容,而且教学形式同样以体验为主,不是传统的讲座式。”

一个重要观念的改变

关于亲子关系,家庭常见的困扰是孩子出现情绪障碍甚至行为偏差。父母倾尽全力去改变却收效甚微,直到精疲力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谭地洲先生用DA系统的模式给出了解释——

“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孩子出现的问题,” 谭地洲先生说,“一般来讲,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孩子出现问题,应该孩子去改变,而父母呢则以‘拯救者’的角色参与改变;那近几年也有新的观念出现,认为孩子不会有问题,孩子的问题都是是父母的问题,父母就会以‘赎罪者’的角色参与改变。”

在老师看来,这两种观念都将亲子关系推向了对立。“对与错”成为家庭长期争辩的焦点。所以,孩子和父母往往都在“较劲”,都在相互找毛病、推责任,效果当然不好。

DA课程在亲子关系障碍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孩子(或其他成员)的问题,只是家庭系统出错的‘症状’,改变的着力点是系统而不是‘出错’的成员。成员间相互协作,以系统外‘中立者’的角色参与改变。”

谭地洲先生认为,这个观念将亲子关系从对与错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积极改变的力量。他讲:“父母都应该感谢孩子的问题,孩子用这些症状提醒你:家庭系统出了问题,所以孩子是来报警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公关新闻网

GMT+8, 2025-5-15 00:39 , Processed in 0.0577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