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的各种解读铺天盖地。《办法》涉及到多方面监管细节,但总体方向其实就两个:监管趋向严苛,风险定价回归正常。 近几年来,央行和银监会一直高度关注网贷中介行业。尽管国内网贷行业一路走来是磕磕碰碰,大小问题不断,但是监管层迟迟不出规章或法律。为什么呢? 国内网贷中介行业终归还是太年轻,未来究竟如何,谁知道呢?相关规章和法律一旦出炉,很难修改。如果法规本身太过严苛,一开始就会扼杀创新。 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都属于“民间借贷”范畴(不是金融机构),以前被当成一般工商企业进行监管。网络借贷中介,原本与职业中介、婚姻中介、房产中介类似,但鉴于其业务的敏感性,现在明确由银监会主导网贷监管,监测、研究和“在确有必要时干预”这个行业,同时地方金融办、工商局、打非办,都负有协助监管责任。 对网贷信息中介行业的监管,是要使这个行业规范化和透明化。比如,《办法》要求网贷中介平台,线下业务(除征信外)全部禁止,全部网络化,这样方便国家统计。而且实行“备案制”,换句话说,政府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有据可查。这有点像对典当业的监管,现在,典当行每接纳一笔业务,都要将当物、当金、当期、息费等当票信息上传至商务部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办法》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就是使风险定价回归正常。 所谓风险定价,就是高利率、高风险;低风险、低利率。这是常态和一般规律。 可是,很多网贷中介通过各种“增信手段”,使资金出借人产生“保本保息”和“刚性兑付”的错觉。这就模糊了资金出借人的风险意识,扭曲了风险定价。 其实,正规的网贷信息中介平台是让借贷双方对接,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平台自身赚一点手续费,并不承担风险,其风险是分散在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借款客户身上的。 但是,《办法》不反对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当担保机构无力或延期担保的时候,由风险准备金先行垫付,风险准备金用光为止。 注意: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也不可能覆盖全部风险,资金出借人不能没有风险意识,平台需做好风险提示。 知名网络借贷信息咨询服务平台银谷财富,为充分确保客户的利益,设置了“风险准备金”机制,针对发生逾期的借款人,由还款风险专用账户将当期违约借款人的逾期本息金额支付给出借人,大大降低了出借人资金风险。 可是,银谷总裁孙敏女士仍多次告诫:“正规平台不能比收益,你只能比安全稳健。”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