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公关新闻网 门户 公关动态 查看内容

杨为民:公益传播成就自我

2014-5-15 11: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08| 评论: 0|来自: 《国际公关》杂志

    走进杨为民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身后的一副春意盎然的自然风景壁画,此时正值盛夏,画中的绿意被凉爽的空调风吹散在空气里,使广通伟业的办公室增添了些许轻松舒适的环保氛围。和杨为民的谈话也如同他的办公环境一般,轻松舒适,他谦和的微笑,儒雅的风度,很快地带记者走进了他丰富多彩的职场生涯。

    踏入公关圈如鱼得水

  公关圈招纳贤士范围之广、层次之多,是大家公认的。每年有数不胜数的新人从各行各业涌入公关行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或是为了谋生亦或出于职场变化的偶然。而杨为民踏入公关圈却感到如鱼得水般的兴奋,因为他终于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理想职场。

  杨为民1988年毕业于洛阳大学计算机系,20岁那年留校做了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参与和组织乐队活动。这在当时是令许多人羡慕的安逸生活。但自称“不安分”的他,毅然放弃了安逸的教学工作,搭上了去北京寻求发展的列车。其实“我当时并没想好做什么,”杨为民想起自己当初的“不安分”和初到北京闯荡的情景,微微笑道,“但我知道自己喜欢文化,我的性格也适合做文化工作。”到北京后,他先做了一段时间的乐队工作,然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参加纯外教工商管理培训,又先后进入北辰集团的一家二级公司和全华国际招商中心任全职翻译。杨为民的生活虽然充实,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职业,他一直在寻觅的是能够将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出色的英语水平、擅长人际沟通和社会活动的性格全部得以发挥的工作。直到有一次在招聘会上看到国内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在招聘负责著名IT公司思科的客户经理,杨为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最理想的职业是公共关系。1996年,杨为民进入蓝标,一呆就是三年。

  杨为民在蓝标三年,一直服务同一个客户——思科。这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三年,一年里也就只有几天能正常下班,但杨为民对思科的热情却三年如一日,从未懈怠过。

  “当时我对工作非常狂热,可以说是恋上了思科。”杨为民神采奕奕地说起当初如何恋上第一个客户。当时除了IT圈的人,绝大部分人对互联网都比较陌生,杨为民每天穿着思科的衣服,逢人便讲互联网,讲思科。他认为,公关公司和企业不应该是简单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而是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他没有把思科简单地看成客户,而是把自己当成思科的一个成员,把思科的文化和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杨为民当时的工作不仅是与客户沟通,还包括策划、媒体、翻译等很多方面,甚至在思科老市场经理到美国学习而新市场经理还未到位,近半年的时间里,杨为民还充当过思科公司公关经理的角色。那段时间,思科刚好忙于在上海、广州、成都开设办事处,正是需要在营销方面大做文章的时候,所以杨为民和蓝标成为了思科迅速成长的过程中不可代替的重要环节。杨为民至今回忆起来,脸上还留有兴奋的痕迹,“这的确是令人难忘的一段经历”。

    创业5年风雨兼程

  刚入行的杨为民是幸运的,一踏入公关圈就进入蓝标这样稳健而快速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但幸运之神并没有对他青睐到底。杨为民离开蓝标后,两年内先后在“找到啦”、“艺龙”、“中国万网”这三家网站担任市场总监,按道理讲,这几份工作更具挑战性,给人发挥能力的空间更大,这似乎更能满足杨为民对理想的追求和成就事业的雄心,但由于这些互联网公司在战略上的调整与杨为民的职业理想发生偏离,杨为民最终选择了离开。坚持职业理想的杨为民,离开中国万网后,决定开始创业,成立公关公司。2002年,广通伟业挂起了招牌。

  从广通成立到现在,5年的风雨历程让杨为民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和实现理想的成就感。杨为民起家时,广通只是一个5个人张罗的小公司,中国移动是唯一的客户,到2004年时,广通已经成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主力本土公司,拥有包括中国移动、康佳、松下、玫林凯、平安保险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组成的稳定客户群。

  5年的时间里,杨为民带领广通成功地策划了一些颇具社会影响的公关案例。2002年,它为中国移动策划了“新闻手中行、彩信看巨变”大型公关活动,巧妙的利用了首次登陆国内带摄像头、彩屏手机诺基亚7650和当时的新闻热点——“十六大”,进行资源整合,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接受彩信业务,为中国移动普及彩信业务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该活动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公关事件”。2004年,它帮助康佳策划实施了“康佳集团彩电反倾销事件公关宣传”,不但使康佳集团在反倾销诉讼危机中转危为安,还帮助康佳举起了民族产业的旗帜,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行业领军企业的民族形象,此案例荣获了“2005年中国公关案例大赛金奖”。此外,2003年、2004年,广通曾连续两年被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本土公关公司”。这对杨为民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经过五年的摸爬滚打,杨为民认为,将来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公关公司基本上有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整合营销传播,像蓝标、海天网联这样的大公司多采用这种模式,通过整合公关、广告、活动等传播手段,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多渠道传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还有一种是比较专注策略的专业化盈利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公司往往规模不是很大,能站在企业战略、营销策略的角度为企业量身策划一些公关活动,但通过外包给相关专业公司的方式执行策划,广通就属于这类公司。杨为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目前我们为松下手机策划的新品发布会,为国家环保总局策划的‘世界环境论坛’,都是外包给专门的活动公司来执行;而我们为国家环保总局策划的公益广告,是与专业的广告公司合作,由我们负责策划和客户沟通,由广告公司来负责脚本撰写和广告制作。”

    公益传播成就自我

  谈到本土公关公司的发展,杨为民认为有四种趋势:第一种是国际化;第二种是获取更多的国际客户;第三种是与其他本土公司合作合并,相互依存;第四种也是广通正在探索的,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做出自己的特色。

  从国家环保总局的项目开始,杨为民意识到公益传播是一个既有潜力开发又具有社会意义的领域。他认为,中国政府现在倡导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现有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必然会被淘汰,以高科技、环保、文化创意、品牌运作为先导的发展模式才是大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环境保护自然会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之一。

  “我们已经把基于环保领域的公益传播列为广通发展战略的重点”,杨为民胸有成竹地说道。在他看来,公益传播要从产品研发和产品销售的角度去做,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公关方案、或者一个围绕环保方面的文化产品,如影视片、音乐剧等。

  杨为民致力于公益传播,并非简单的谋求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公益传播让自己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呼吁和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实践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入行至今,做了很多影响人们思想,让大众了解新理念、新事物的传播工作,他现在想做的就是让企业了解到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企业有意识地在环境保护方面履行社会责任。

  2007年以来,连续几个月,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公司找杨为民谈收购广通的事情,他都拒绝了,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完全符合他以环保、公益为核心的战略要求。其实杨为民也深知开发环保、公益传播领域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我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学习企业社会责任、学习环保知识、学习企业在公益传播方面的需求;而要想保持持续深入的研究,还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在开始阶段还要做好盈利小、投资回报不明显的思想准备……”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认为值得去努力、去拼搏,因为他相信有一天,每一个广通人都会感到,是公益传播成就了自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公关新闻网

GMT+8, 2025-5-1 17:55 , Processed in 0.5208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