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份,银监会发布四条红线:明确平台的中介性;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14年9月27日,时隔半年,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再度提出十条原则,对四条红线进行了具象化及延伸。 在在小猪罐子CEO麦国强看来,十条原则可归纳于四个方向:行业定位、第三方规范、投资者教育以及平台资质。

第一,行业定位——细分市场。P2P在经过野蛮生长的几年间,已经处于“广而泛”的状态,业务模式多有重叠,特别是模糊了银行、担保、小贷之间的业务界限。可想在监管细则发布之后,P2P平台业务边界将趋于清晰,成为 “精而简”的规范模式。从中国众多小微企业中细分市场需求,并将细分市场做出最大扩展。
第二,第三方规范——明确合作模式。一是继监管层提出P2P行业门槛之后首次对资金流合作模式提出明确要求。杜绝“伪托管”,严禁“存管代替托管”,这也是对央行要求“不得搞资金池”的再次强调。P2P机构自己不碰钱,对打击非法集资颇有意义。二是“去担保化”做了详细的诠释,“P2P自身不担保,引入的担保机构要有资质,不能承担过多担保倍数”,控制资金杠杆的倍数,防止平台盲目扩张带来不可控风险。从资金第三方托管到合作第三方担保,不管是准入门槛还是接入P2P平台所需的行业资质与经验,都将会进一步提升要求。
第三,投资者教育——建立风险意识。P2P平台的信息披露、部分去担保化都将引导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通过信息对等建立投资者判断风险的前提。投资者需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引导投资者更加理性的投资。
第四,平台资质——行业准入门槛渐高。十条原则影射出将来监管细则出台后,很可能从注册资本、管理人员的从业经验甚至年限、组织架构都作出一定要求,同时对内部的风险控制能力、IT设备等方面也提出资质要求,P2P平台的内门槛将逐步提高。而实名认证的明确提出,对P2P平台对外合作的能力做出进一步要求,包括获取优秀借款项目的能力以及获得理性投资人信赖的能力等层面。在建立起平台准入门槛之后,行业也将逐渐趋于规范。
麦国强认为,十条原则是对行业监管敲响警钟。资金池、存管等方式已经被明确排除在P2P行业发展之外,但这并不限制行业发展。从红线到原则,再到以后可能出台的细则,监管层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不合规的平台进行内部调整。这也体现了监管层对于P2P行业鼓励创新的态度。对于P2P行业来说,可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问题只在于P2P平台在规范自己的同时还敢不敢创新。
在过去,小猪罐子一直按照政策导向,严格进行第三方资金托管、建立公开透明信息,坚持做小微企业与投资者信息中介的P2P平台。在未来,小猪罐子将在严守行业规范的前提下,以创新、灵活、有前瞻性的小猪罐子模式促进P2P行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