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公关新闻网 门户 公关企讯 查看内容

“速位”让快餐更快 移动支付搅动快餐智能化

2014-9-28 12:30| 发布者: prnasia| 查看: 1789| 评论: 0

重庆2014年9月27日电 /美通社/ -- 近日,重庆关注创新的媒体人任君对重庆速占位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报道,全文内容如下:

移动互联带来的独特基因正在诸多传统行业不断发酵。团购、外卖……抛开这些最基础的O2O模式,基于新兴物联网技术,以帮助用户节约高峰时段排队等餐时间为切入点,一种新的餐饮O2O模式正在形成。

CBD白领的新午餐模式

9月26日中午12点,位于重庆CBD解放碑世贸大厦旁的忆罐生态餐吧内,不少顾客走进餐厅后会径直走到点餐台正对的一排“柜子”前,熟练地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一串餐号。随后,其中一个“柜子”门会自动打开,在无需惊动餐厅服务员的情况下,这些顾客几乎能在30秒内完成从取餐到坐下用餐的整个过程。

消费者在取餐 
消费者在取餐

 

消费者在取餐 
消费者在取餐

“这在之前很难想象。”大约一个星期前,在国美解放碑新活馆工作的郑佳在朋友推荐下,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名叫“速位”的APP,使用一次后,就成为了这个APP的忠实粉丝。

在此之前,同样是在午餐高峰期到忆罐生态餐吧完成午餐,郑佳至少会花费半小时,而其中又有至少10分钟是用在排队点餐、等待取餐、寻找座位等餐前流程上。“现在,我会在前往餐厅的路上用手机完成下单,五分钟的路程刚好供餐厅完成配餐,到餐厅后,我就可以直接到取餐柜前取出订好的午餐坐下享用了。”

提及在CBD的高峰期就餐感受,在解放碑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工作的唐毅此前也深感不便。“像我们这样的民企很少设计食堂,除了少数同事会从家里自带午餐外,大多数人的午餐是通过快餐解决,但每每想到高峰时段在快餐店里漫长地等待就让人头痛,试了一段时间的外卖发现,高峰时段等待外卖的时间更长,甚至等外卖送到吃完已经听到上班铃响了。”唐毅坦言。

跟郑佳一样,在听说可以通过手机提前点餐支付、到店即取后,唐毅也果断成为“速位”的用户。

快餐痛点催生智能化服务

“大家原本是为了节约时间而选择快餐,但最终结果却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点餐、等餐等环节上,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快餐消费人群的痛点。”提及速位项目的灵感来源,重庆速占位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小米告诉记者。

当真正深入研究快餐行业,小米发现,体现在消费层面的“痛点”,更大的原因其实是来自于经营层面。比如消费者之所以会面临等餐问题,很大原因来自于快餐企业欠缺的服务能力,而服务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员配备不够。“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餐饮企业招工难问题早就客观存在,凭借企业本身根本难以改变。”小米坦言。

于是,大约半年前,几个均有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长期工作经历的创业者聚集在一起,基于共同的“痛点”,讨论出了这样一个创业项目。

事实上,在这个创业项目中,手机APP只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其目的只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点餐效率问题,跟大多数嫁接了支付通道的购物APP并无明显区别。

“核心设计其实是在于我们的‘柜子’。”小米介绍。在传统的APP点餐应用中,用户在用手机完成点餐和支付后,前往餐厅就餐时仍然需要进行等餐、验证等一系列动作,才能成功完成就餐。“抛开促销因素,这跟到店里支付现金消费并无本质区别,对于消费者简化用餐流程、节约用餐时间也起不到任何帮助。”

速位的模式则是,通过APP完成下单和支付,餐厅后台根据支付信息立刻完成备餐,随后将备好的餐存入保鲜柜里,保鲜柜则会自动发送取餐号到用户手机上,凭借餐号,用户到店后可到保鲜柜自取食物,即刻用餐。

“唯有用完全的智能化取代人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时间还给消费者,让快餐变得更快。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的智能硬件运营层,将来微信、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任意平台的用户都可以打通我们的智能餐柜,现在已经实现了微信的打通,消费者可以从微信下单,微信扫一扫取餐,下一步将研究高德的地图的开放接口。”小米说。

酝酿中的千亿级市场

如果说消费者使用“速位”的核心诉求在于节省用餐时间,那么,对于商家而言,又对“速位”存在怎样的选择必要?

在未跟速位团队接触前,从事快餐行业的老何完全没听说过“GCMH”这样的专有名词,但现在,GCMH已经成为他每天都会去关注的一个指标。

GCMH,每个工时所能创造的交易次数(订单数),是衡量员工生产力的重要标准,麦当劳是目前整个快餐行业在GCMH单项指标中的行业第一。当从速位团队了解到这样一个指标后,老何认为,或许他已经找到了解决快餐效率的办法。

“在使用了速位整套的智能设备后,我们店的GCMH指标目前已经轻松达到麦当劳的水准。”作为“柜子”在重庆的第一家合作餐厅,忆罐生态餐吧解放碑旗舰店店长老何告诉记者。

他向记者提供了9月26日当天忆罐餐吧内“柜子”的使用数据:客单量189笔,平均配餐耗时4.36分钟,平均取餐时间1.88分钟。“这就相当于,有了这个‘柜子’后,从后台配餐到前台取餐的整个耗时可以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在高峰时段几乎可以增加至少一次的翻台率。”老何说。

一个更意外的惊喜是,老何发现,从“柜子”引用一周后的监测数据来看,此前担心的顾客接受度问题并未显化,几乎每天的“柜子”使用量都在稳步上升。

“在未来我的新餐厅设计中,如果结合‘速位’的使用,我可能会取消原本的排队区域,增加更多座位,并设置更少的收银和服务人员。”老何说。

“目前全国范围内需要先结账的快餐厅大约在20万家左右,我们计划在2015年进驻1万家餐厅,每个餐厅每日通过‘速位’订餐的人数稳定在200人,将带来每天200万次交易,按照每次20元的平均交易额计算,‘速位’每天的现金流将达到4千万,年交易规模将达到100亿元。”小米计算。

 “柜子”背后的想象空间

一个显而易见的背景是,在餐饮行业目前关于O2O的探索中,团购和外卖成为最常见的模式。但随着团购和外卖模式的普及和推进,包括无促销无成交、商家人力成本激增等问题也为这两种餐饮O2O模式提出拷问。

此外,无论是团购还是外卖,在模式和技术层面,都几乎不可能解决快餐行业的效率问题,即便是麦当劳在高峰时段的外卖送餐时间也必须等到40分钟以上。

“类似‘速位’这样一种新O2O模式的出现,从本质上满足了互联网浪潮下,商业智慧化和标准化的模式要求。”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廖成林分析,“对于消费者而言,它解决了高峰时段的省时问题,而对于商家而言,在个性化服务要求并不高的快餐行业,能够借助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解决效率问题,这些都是目前单纯的团购和外卖APP面临的短板。”

在廖成林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更高级的餐饮O2O模式,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除了解决用户和商家的使用问题外,利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趋势,结合专利技术的智能餐柜,将会给快餐行业带来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

“当然,无论从模式上,还是从远景规划上,类似服务的市场需求和容量都值得关注,但在信息时代,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工具之后,更应当考虑的是商业的本质,就这一点而言,作为平台搭建者,严格执行好‘把关人’角色,就是对平台最有效的维护。”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夏忠群说。

夏忠群认为,更大的想象空间还来自于,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为餐饮行业提供了解决效率问题的基础,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铺开,整个快餐行业又面临史无前例的扩张机遇。“过去10年,麦当劳在中国飞速发展,麦当劳肯德基分别在中国开了超过5000家门店,中国也诞生了乡村基、真功夫这样的优质连锁快餐品牌,智能技术与快餐的结合,必然将引发更大的化学反应。”

速位网站: www.suweia.com

速位微信服务号: suweikuaisu

用户现场使用的视频:http://p.bokecc.com/flash/single/E47754BDF6212DD9_2638DBBAEE2861109C33DC5901307461_false_03B596ED2607542B_1/player.swf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40926/0861407017-a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40926/0861407017-b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公关新闻网

GMT+8, 2025-5-21 09:44 , Processed in 0.2906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