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殷格翰2014年9月4日电 /美通社/ -- 今日展示的新数据表明:与华法林相比,接受泰毕全®(达比加群酯)治疗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肾功能下降不太明显[1]。人类衰老过程中,肾功能将自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其它基础疾病也可能造成这种结果[2]。新数据支持:随时间的进展,在肾脏功能下降方面,长期泰毕全®治疗优于华法林治疗[1]。在巴塞罗那的欧洲心脏病学会所主办的2014年度ESC代表大会期间,今日在临床试验更新热点专栏上展示了RE-LY®新的研究亚组分析结果[1]。 “这些数据支持达比加群可以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一种良好的长期治疗选择”, Michael Bohm 教授如是说,他目前是德国 Homburg/Saar 地区 Saarland 大学医院内科和心血管科主任。“对于并发其它对肾功能具有不利影响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以及维生素 K 拮抗剂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这些 RE-LY® 研究结果可能具有特殊意义。达比加群酯长期治疗可为这些患者提供额外的获益。” 2014 年度 ESC 大会热点专栏中的这一数据来自一项 RE-LY® 研究事后分析的探索性分析,RE-LY® 研究包含逾18,000名患者,研究对接受华法林治疗或泰毕全® 治疗(110mg 或 150mg,每日两次)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变情况进行了比较[1]。 结果表明: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中,肾脏功能恶化程度高于接受任何一种泰毕全®剂量治疗的患者[1]。第30个月,华法林与两种剂量的泰毕全®之间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泰毕全®亚组中的模式类似[1]。与服用泰毕全®的患者相比,华法林疗效不佳,有更多的时间 INR 超过建议的国际标准化比率目标范围(INR 2-3)的患者,肾脏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更为剧烈的下降[1]。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问题的风险一般较高,尤其容易受到华法林的影响,肾脏功能下降速度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对于既往接受过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1]。同样,在这些患者中,泰毕全®治疗也优于华法林。 尽管造成这种差异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是,相关病理生理学背景已经非常清楚。已知维生素 K 可防止血管内出现钙沉积(称为血管钙化)[3]。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阻断体内的维生素 K,从而造成血管钙化和血管损伤发生率升高[3]。泰毕全®作为一种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不会干扰维生素 K 的作用,但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减少血液凝结,从而可预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4,5,6]。 ~结束~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