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唯品会市值高吗》 作者:王冠雄
电商新贵唯品会VIP.com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随着近日唯品会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惊人财报,市值再度高企,不少人“又”觉得“高估了”。百度百家上甚至出现了辩论专题,正方寥寥。同时由于聚美IPO,还有人认为将切割唯品会市场。
是时候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深度剖析了,我的结论很简单:真理在少数人手里。
财报全线提速,华尔街看高200美元
争议这么大,主要是因为唯品会Q1财报实在太靓丽了,而华尔街给的目标价也实在太猛了。
5月15日,中国领先的特卖电商唯品会(纽交所代码:VIPS)发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唯品会实现连续六个季度持续盈利,主要业绩为:
营收、净利润继续保持三位数的惊人加速增长——同比本季度总净营收增长125.9%达7.019亿美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激增355.3%达2,660万美元;
用户扩张持续翻倍:知名度上升拉动活跃客户数量增幅为165.1%至740万人;订单数量增长129.3%至2,020万份。其中,一二线城市用户交易额占比超过50%;
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攀升:引人瞩目的是,唯品会在利润、客群双双扩大的同时,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3.4%上升至24.9%;净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9%翻倍至3.8%;
移动端增长迅猛:在业界都看重的移动购物方面,唯品会的移动端销售占比同比攀升70%,4月份移动端销售占比高达43.6%。
这是全面发力提速的节奏。财报发布后,在科技股回调、中概股“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唯品会股价逆势大涨约10%,相当于涨了大约8亿美金。
因为整体业绩大幅超出了分析师的平均预期,华尔街主要机构全面看好唯品会。派杰证券维持唯品会增持评级,目标价224美元;摩根大通维持唯品会增持评级,目标价210美元;高盛维持唯品会买入评级,目标价202美元;德银维持唯品会买入评级,目标价191美元。这几家,都是世界顶级的投行。
我曾写过,在成熟的商业体系中,除了特定时刻,IR(投资者关系)比PR(公共关系)更重要;HR(人力和员工关系)比GR(政府关系)更重要。一个是钱,一个是人,企业无非靠这两样。相比外界,资本和员工对企业的理解更为深刻。
你不相信中国电商,老外信
诛心一点说,其实不少中国人并不“真相信”中国电商,“不敢相信”市场会这么大。
我认为,每一个线下成功的零售业态都有对应的线上模式。线上的商业街是阿里巴巴,卖流量。线上的沃尔玛是京东,卖东西。线上的奥特莱斯就是唯品会,时尚特卖。每一个模式都能取得极大的商业成功,只要别乱折腾、执行到位。正是这三大模式,成就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三大电商巨头。
先说阿里巴巴,谁能想到传8月8日将上市的阿里估值能干到1000亿美金?请允许我强调一下,去年阿里的净利润超过了雄踞中国互联网头把交椅多年的腾 讯、超过了坐拥“史上最牛互联网商业模式搜索”的老大百度!当年多少人认为淘宝只是个“闹着玩儿、卖假货”的小儿科?
再看京东,创业10年一路狂飙突进,刚刚上市便市值逼近300亿美金。这一路上,彪悍的刘强东却横下一条心要做“正品+物流+IT”,才有今天的高度。可是有多少人质疑京东傻大黑粗、成长失控、即将破产?
到了唯品会,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金。做“特卖”起家,吃定女性电商,随后率先盈利,控股乐蜂网扩张品类,418成功“造节”,再在微 信占据战略入口,稳居电商江湖老三。不但仍处于强劲的上升通道,也初步有了行业领导者气象。一路上也多次被唱衰流血上市、特卖空间有限云云。
这些声音的理由永远是估值太高了、都是炒作,也许许多人内心其实并不“true believe”(马云语)中国电商,并不能理解电商的潜力!
相反老外却信心十足,他们纷纷用真金白银给中国电商投了看好票。华尔街派杰证券(Piper Jeffray)甚至认为,“唯品会84亿美元的市值,相比美国名品特卖龙头T.J. Maxx 420亿美元的市值仍然很小。即使对TJX的市值打一个合理折扣(因为唯品会生意主要在中国)。也可以说明唯品会仍有上行空间。因此我们重申增持评级和224美元的目标股价。”
一句话,格局决定结局。只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企业,这样肯定会丢掉未来。看懂唯品会,就要用超前的眼光。
唯品会持续增长的潜力有三大原因
梳理了一下,华尔街如此重视唯品会,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运营体系扎实,品牌开始口碑效应,有望“滚雪球”。第一季度唯品会的一二线城市用户交易额占比首次突破半数达51%。这说明越来越多的高消费力用户对唯品会的认可,这将进一步带动客单价的上升。考虑到高消费力用户的影响力、复购率及推荐率等因素,市场认为这将对唯品会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同时维持更多高粘性的老用户,这是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
其实,服装的非标准化程度很高、SKU众多,因此唯品会藉此建立了很高的运营门槛。目前唯品会已有800名专业买手,超过40万平方米的专用仓库,积累了“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仓储管理能力,滚雪球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品类扩张潜力很大,用户是电商核心客群。目前唯品会已经是服装时尚领域特卖第一大零售,而且规模效应越来越大。品类扩张、收购会是下一个增长点、例如控股乐蜂网,实现服装与美妆的品类整合。第一季度唯品会与乐蜂网整合的化妆品总商品价值1.67亿美元,排名第二。请注意:从2月14日并购到财报截止3月31日,时间只有一个半月时间,由此可见执行力。
据透露,唯品会目前的注册用户中有50%是15-29岁的年轻群体,这正是中国电商的核心客群。其中女性用户占75%,唯品其实已是女性电商领导者。当然它应该做的是整个网购、整个中国的生意。品类扩张的潜力还很大。
第三,移动端已站稳,越来越像一个技术公司。第一季度唯品会的移动销售占比达到了36%,环比增长70%,其中4月份移动销售占比达43.6%,微 信支付也发展非常迅速。
与外界印象大相径庭的是,其实唯品会其实在技术上投入很大。目前大约有850个技术人员,2014年底预计会到1500名技术人员,接近翻倍。在大数据应用、个性化推荐上面,唯品会野心很大。今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已经开始测试,针对男女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习惯和购买记录、而给出不同的网站界面。精准推荐,将能保证用户满意度和重复购买率持续稳定。
至于聚美优品,做得也还不错,但平心而论和唯品会不是一个量级。因为化妆品只是唯品会新进入的品类之一,其主要品类如服装、皮、鞋、箱包等的市场空间要比化妆品大得多。至于一度喊着要追赶唯品会的当当,差距就更大了。
唯品会未来的重点,正如其高管所说,是一如既往地“不管外界纷扰、专注前行于‘特卖升级’的道路上”,继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渗透率以持续拉动会员增长;充分利用规模效应的同时,进一步通过品类扩张增速发展,并且加速移动端,提升用户体验。
结束语:
资本市场才是称重机,真金白银才是最冷酷的算计,什么口水都是浮云。
随着中国经济消费大升级、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中国电商平台开始全面增长。之前苦哈哈布局的巨头们开始坐享利润,无论唯品会、京东还是阿里巴巴,They deserve it----他们配得上这个胜利。
请记住:商业上真理永远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永远只有少数人发财!点破此天机,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链接:http://wangguanxiong.baijia.baidu.com/article/16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