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绮错,极妙穷奇; 虫禽品兽,物有其宜; 晕纹变幻玄妙,或文雅、或灵动; 非笔墨所能随意画就; 非机械印染能够媲美; 离我们的生活又如此贴近; 这,就是扎染。 古有记载,汉年间有染缬色法,不知何人所造。 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采纹秀”。 扎染工艺源远流长,古称“绞缬”,发展至今分为“扎花”和“浸染”两道程序,“扎花”是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工艺,“浸染”则是以板蓝根为原料,用手工反复浸染的工艺。 古朴又时尚的艺术,风靡了几个世纪,在回归自然、提倡环保的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为了激发了同学们对扎染艺术的兴趣,也让“扎染”这道凝重素雅、韵味别致的民间艺术得到越来越好的传承与发扬,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于10月27日举办“扎染”比赛,让艺术与文化融入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伴随他们成长成才。 ![]() 玩转撞色,乐趣扎染。比赛伊始,闫老师为现场同学讲解了扎染的工序,用热碱水浸泡过的白T恤摊开,选取一个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扭转,同时注意螺旋的褶皱,避免多层折叠。接着将T恤用皮筋进行固定,根据捆扎分出的块状,倒入已经调制好的染料,最后放置于袋中...... ![]() “利用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闫老师鼓励参赛同学们,扎染之妙趣,不仅是在染色游戏中,可以充分感受那种色晕变化的美,在捆扎中,也有丰富多样的变化。 ![]() 扎染有很多技巧,又妙在无需技巧。如,多点捆扎可以形成调皮的小点点,小圈圈;交错捆扎可以形成蛛网一般交织的纹样;分节捆扎,扎好时就像竹子拔节,染出来,却又是一个个同心圆圆……现场,很多参赛同学都精心“策划”自己的扎染布局,以期可以染出自己心仪的作品。当然,参赛同学中也不乏很多“豪放派”,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胡作非为”,一顿“乱捆”,一阵“乱染”,却总能尝试到意外惊喜。 ![]() 虽然刚开始大家的手法比较笨拙,但同学们认真观看现场教学视频,慢慢琢磨,促成了一件件扎染样品的最终形成。就是在参赛同学们的手中,白布成了艺术品,不论是传统图案的青里带翠,薄如烟雾,还是新式浸染多彩多姿、若隐若现,扎染古法开新花,不变的依旧是回归自然的拙趣。 ![]() 作品之一 ![]() 扎染作品之二 ![]() 扎染作品之三 ![]() 扎染作品之四 ![]() 扎染作品之五 ...... 扎染结束后,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挂满了整个教室,非常漂亮,绽放古法扎染的艺术光华。在南京新华的学习时光里,同学们感受到乐趣,感受到享受,迎难而上是享受;醍醐灌顶是享受;学而实,则进不止更是一种享受。在南京新华,学习不仅是求知,进而务实,更是求进不止、活有所乐、生有所成。 更多新闻可查看:http://www.njxh.cn/html/news/ 联系电话:025-66621666 联系QQ:800015611 学院微信号:njxhxy 学院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2号 官方腾讯微博:http://e.t.qq.com/njxinhua 官方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njxhcn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