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孙宇晨:陪我就是下一代社交产品应有的样子

2016-3-17 11:49| 发布者: zhengtong1| 查看: 2496| 评论: 0

    摘要:社交1.0时代兴起于对于发现的欲望,社交2.0兴起于固定现有关系稳定和固定的欲望,社交3.0兴起于即时通讯的欲望,所谓发现的效率,而以陪我app为代表的社交4.0时代,是注重沟通质量的声值社交时代。

 

从公司开始做陪我以来,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问:为什么孙宇晨要进入社交产品领域?这片红海里还有机会吗?我认为,现如今社交产品很多,但是社交的下个时代也即将到来,机会很大,而下一代的社交产品,就是陪我APP这样的。

社交是什么?直接的解释是: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也就是说,社交的核心是。而具体到社交产品,就是人与人间的发现,点对点的、即是的互动沟通。

我个人认为,仅就中国而言,从1994年中国实现了对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接入开始,目前社交产品已经是第三代,而陪我APP,以及其声值社交模式,将是第四代社交的形态。

对于发现的欲望——社交的1.0形态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碧海银沙为首的一大批网络聊天室,是社交的1.0形态。大家可以在网络上随机地认识新的人,这些人甚至远隔万里,但认识他们却可以足不出户,这种新奇感使得网络聊天室一时间风起云涌。当时个人电脑还是一个奢侈品似的存在,因而天然聚集了当时社会的精英份子,聊天室的氛围也很友好,进入聊天室的问候,退出时的祝福,现在想来几乎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当时的社交是互联网带来的发现欲,人们渴望认识新的朋友,网络聊天室给予了大家最初的平台。由于缺乏其他的维度,这时的社交我称之为名值社交,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一个人瞬间脱颖而出。最突出的体现便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火了之后,无数个痞子蔡便层出不穷了。

接着便是贴吧和论坛的发展,楼主和盖楼日趋火爆。基于某一个话题,无数个贴子的楼层得以产生,人们可以更为精准地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爱好或者共同话题的人。但是及时性和点对点互动,尤其是较为隐私的点对点互动的缺乏,使得其社交属性大为削弱。所以,我认为论坛只能算是1.5形态的社交,不能称为一个新的社交样态;另一方面,这种有利于优质内容沉淀的模式,也使得产生很早的论坛可以存活至今。

 

对于关系固定的欲望——社交的2.0形态

网络聊天室和论坛中人与人的关系很弱,这种离散的关系促使人们寻求更为固定的关系,QQUCMSNPC端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软件为两人提供了固定的好友关系,一对一的私密聊天以及随时可以找到并联系的渠道。在此之后,聊天室和论坛中类似你的QQ号是多少,可以加一下吗?的话语日益增加,加之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络聊天室的天然门槛被消除,变得乌烟瘴气,人们随之逐渐完成了由聊天室和论坛向QQ等软件的迁移。这其中,QQ凭借其出色的产品易用性和人性化设计,以及QQ群这一拓展社交关系的跨时代功能,战胜了其他对手,做到了一枝独秀。

本世纪初SNS的兴起,给予人们又一个发现的渠道。校内网是同校的人,开心网是白领,这种身份社交节省了大量的发现成本,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但此时QQ已经完成原始积累,SNS缺失了即是通讯的功能,因而它们也仅是2.5版本的社交,不能成为一个新的社交样态,而即时通讯功能的缺失,我认为也是人人网无法成为Facebook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随时通讯的欲望——社交的3.0样态

2010年后,随着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人们上网的习惯开始从PC转向手机。以前只有坐在电脑面前才能完成的社交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通讯,随时社交。米聊、微信、陌陌、探探等移动端社交软件随之兴起,伴随而来的就是颜值社交,即以颜值作为评判是否开始社交的关键。不管是通过LBS、摇一摇、漂流瓶或是互赞后的匹配,第一反应都是照片好看吗?好看的话多聊聊,难看的话就算了。

我认为本质上社交3.0形态是移动化的2.0,主要在于平台的切换,从PC端转向了移动端,因此诸如论坛和贴吧的产品样态在移动端也有体现,例如same和火柴盒等,它们可以算作是3.5样态的社交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1.5样态的论坛还是3.5样态的same和火柴盒,或是PC端移动端都有产品的豆瓣,它们都更利于内容的沉淀,及时通讯和沟通的功能相对较弱,但它们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交关系,因此我把它们放在了两个大版本的社交样态之间。而微博初期确实承载了一定的社交功能,但目前它的媒体属性太强,这里就不讨论了。

对于高效沟通的欲望——社交的4.0样态

之前三代的社交,从载体上经历了从文字——文字+表情——文字+表情+语音的演进。而当时随着3G网络普及后微信语音的出现,给予人们极大地震撼,沟通效率得到了空前地提升。当时流传的微信约饭,陌陌约炮就是对这种效率提升(当然也是对产品定位)的写照。

那么接下来的载体是什么?大家应该都在聊天中发过类似的内容:打字(语音)说不清,打电话吧。这说明,作为手机最初功能的电话沟通,依然是现阶段最为高效的沟通方式。随着4G网络的普及,网路速度和稳定性不断加强,人们对高效沟通的需求增加,我认为以电话为核心的陪我声值社交模式就是下一代社交的样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公关新闻网

GMT+8, 2025-9-11 02:26 , Processed in 0.0817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