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作为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教育论坛暨第二届科技女生赋能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欧莱雅"科技女生赋能营"临港站在上海临港圆满落幕。 此次赋能营以"星动的她们"为主题,包含"旅程"与"问答"两大沉浸式模块,突破了传统单次的科研参观模式,通过参观、课程、实践与湖畔对话相结合的形式,深度构建起"看中学、做中学、话中学"的系统研学路径,帮助科技女生们全面提升科学知识、开拓科学思维、传递科学精神。赋能营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兰州的科技女生代表,跨越千里来到上海,与当地的女生们共沐科学的光芒。 "星动的旅程":走进科学殿堂,拓展科学知识和思维 赋能营首日,科技女生们走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现场,近距离感受榜样的力量。在"科技女生赋能论坛"上,欧莱雅中国联合上海临港新区宣布正式启用"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临港基地以及科技女生赋能营正式开营。当晚,科技女生们不仅以6人每组的形式"开团破冰",还聆听了特邀导师抖音知识内容创作者林可欣与唐昊就AI与计算机学习心得和物理与艺术的结合带来的精彩科普分享。 翌日上午,科技女生们一同前往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展开"航天之旅"。这次女生们不再只是"参观者",而是化身为"探索者", 近距离领略航天科技的魅力。 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米鹏的带领下,女生们首先走进仿真运控大厅,认真聆听关于火箭卫星发射总控室中发射火箭的精密操作以及背后的趣事。随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与航天事业的深厚渊源,并带领女生们参观了卫星发射前的总装与测试环节。在这里,女生们了解到每一颗卫星在装配之后都需进行严格的机、电、热等实验,以确保它能在太空中稳定运行。 旅程的最后,研究院副所长陈雯导师为同学们亲授了一堂天文科普课,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了中国航天的蓬勃发展势态、国家空间科学卫星任务与技术的最新进展。除收获知识之外,科技女生们还在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中国航天科技的认识。 "星动的问答":湖畔跨界对话,传递科学精神和薪火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现场,科技女生代表与2021年图灵奖得主杰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和2024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诺加•阿隆(Noga ALON)近距离对话,与顶尖科学家们探讨学术、请教成长,汲取榜样的力量。 作为赋能营的压轴环节,"星动的问答:湖畔交流会"在25日下午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女生赋能计划"终身名誉导师陈赛娟、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卡洛琳•卢格、2024年物理学新视野奖得主宁克•范德马雷尔、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学所副所长陈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舒庆艳五位女科学家与同学们面对面,不仅回答了她们相关科学领域、选择科学道路及自身发展学习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也与她们进行了坦诚真心的深度交流。 大咖寄语尤为感人,科技女生赋能计划终身名誉导师陈赛娟院士表示:"我在比你们稍大一点的年纪已是纺织女工,凭着边工作边挤出时间学习而考上医学院,得以走上之后的医学研究道路。"她以自身经历勉励在场女生:"科研的道路可以和多彩的人生共存。请科技女生们勇敢追逐梦想,用智慧和理想为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表示,自"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启动以来,项目已遍及全国多所学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把女科学家 "请进来" ,让学生 "走出去",再把科普内容的精华 "广播种",已让20多万名中学女生获得赋能。 寄语过后,科技女生们以分组的形式上台汇报学习成果。现场嘉宾们聆听着台上女生们的认真汇报,也不禁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各自分享了科研成长路上的"关键时刻"。陈赛娟回忆了在早期科研中如何不畏艰难,勉励女生以兴趣为起点,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当年国内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刚起步的现状,我们团队始终努力创新,在白血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收获"。卡洛琳•卢格分享了自己与科研结缘的"心动时刻","我在和科学女生差不多年纪时,意识到课本中的知识也是由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创造的,而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为科研难题找到答案"。舒庆艳讲述了对科研保持热爱的"空杯心态","我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这使我能够对科研保有长期的好奇心"。陈雯分享了海外求学经历带来的重要影响,"人在异乡时,外界的期望和压力都会弱化,你需要直面自己,找寻内心真正的渴望"。而宁克•范德马雷尔不仅回顾了自己的科研经历,更鼓励年轻一代与优秀的前辈导师同行,"作为导师,我们由衷地希望青年科研者获得更大的突破"。 在随后的互动问答环节,科技女生们纷纷踊跃提问——从"物理难题"到"科研意义",从"如何完成科研课题"到"是否要做顶尖科学家"。科学家们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真诚的回答,让现场成为一堂生动的思维课。谈及科研意义,宁克•范德马雷尔指出:"科学不是为了知道一切,而是去探索那些没有人能回答的问题。"舒庆艳也鼓励女生们勇敢探索科学:"科研是一条泥泞的路,也是一条开花的路。我希望大家像植物一样扎根,总会有属于自己的花期。"关于"科研课题的从0到1",卡洛琳•卢格则用轻松的比喻勉励学生勇敢开始:"有人问,‘该怎么吃掉一头大象?'——答案是一次咬一口。科学也是如此,只要开始,就会走得更远。"陈雯则回应了关于"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困惑:"不要被‘成为顶级的标准'所束缚,其实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与激情。"这些科学家的回答不仅解开了提问者的好奇,也让在场的每一位科技女生看到,探索未知的勇气,正是她们未来最闪亮的"星光"。 活动尾声,陈赛娟院士为最优秀的汇报小组颁发"星动小组"证书,"星动小组"成员也代表全体科技女生向科学家嘉宾献花,感谢她们对科技女生赋能计划的支持。"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不仅鼓励女生们大胆拥抱科学梦想,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支持女生的科学教育导师。正如陈赛娟院士所言:"‘科技女生赋能计划'是在科学事业的接力赛中传递科学的火种,我们既鼓励科技女生拥抱科学梦想,也对每一位帮助过她们的科学家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