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随着全球各领域产业链正加速迈向可持续转型,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领域也迎来关键革新窗口,一场关于"无氟化"的面料革新正在展开。 2025年8月28日,安踏联合东华大学正式发布中国自研高性能无氟防水透湿材料——无氟安踏膜,全球高性能无氟防水透湿材料领域迎来关键突破。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率先实现量产的高性能无氟防水透湿材料,无氟安踏膜的推出,标志着中国攻克行业难题,将重塑科技面料竞争格局。 推动高性能面料可持续发展,安踏自研科技"直道超车" 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的无氟化是业内公认的难题,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无氟方案是国际品牌引领的科技路线。为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安踏联合东华大学以自研技术路线,打造出无氟生物基防水高透膜——无氟安踏膜,为世界交出了"中国方案"。
无氟安踏膜通过自研高导湿生物基高分子及微纳米结构调控,使材料的透湿性显著提升。同时结合无氟防泼水表面改性、无氟粘合剂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保障了防水性。经第三方权威实验室测试,搭载无氟安踏膜的防水透湿材料在静水压和透湿性等核心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静水压18000mmH₂O,透湿率达7000g/m²•24h),成功攻克了"无氟高性能"这一世界性难题。 此外,研发团队在无氟安踏膜中,开创性地采用生物基高分子(生物基含量达20%)代替石油基高分子。相比国际品牌的无氟方案更符合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为中国品牌建立先发优势的同时,也展现出足以"直道超车"的研发实力。(无氟,指本产品生产过程未添加有机氟系化合物,按GB/T31126未检出"全氟及多氟化合物") 产学研深度融合,安踏模式打通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99公里" 尖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需完成基础研究、应用测试到规模化量产的漫长产业链条。如同一场跨越百公里的科技越野赛: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只是起始的1公里,而后续的测试、良品优化及量产等环节则构成了剩余的99公里关键路程。安踏凭借其在自研科技领域的深厚技术储备、与东华大学共建校企合作机制、高效深度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依托自营成衣工厂实现规模化量产,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路,在业内率先实现无氟安踏膜的规模化量产,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99公里"。 在这一过程中,无氟安踏膜先后通过实验室测试、研发调试、量产测试及实境测试等多个环节,整体研发测试生产流程达国际先进标准。历经超百次量产实验测试,并联合科考专家深入多种户外环境开展应用验证,为产品优化和技术落地提供了切实支持,确保在良品率与产品性能稳定性方面均达到高标准要求。而得益于安踏成熟的生产体系与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无氟安踏膜不仅实现了比肩国际品牌的高性能表现,还将售价控制在国际同类材料成衣的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了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科技的普惠应用,加速推动绿色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也为中国品牌在全球高性能技术服装的无氟化进程中占据市场主导权提供了重要支撑。 "21世纪之布",为全球面料科技创新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面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下的产业浪潮,科技面料领域"21世纪之布"的革新正成为技术突破与绿色转型的关键。无氟安踏膜以中国自研技术为世界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品牌以科研创新能力加速推动可持续转型的同时,也更积极的参与到全球范围科技主导权和市场定价权的重构之中。 圆桌会谈:从跟跑到领跑,创新自研科技参与全球竞争的时代机遇(安踏技术工程高级总监 刘军、《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栓科 ISPO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消费品类项目组总监,ISPO中国负责人 庞丹、SGS全球技术总监 王安) 安踏集团计划于2030年前将可持续产品比例提高至50%,并实现50%的可持续原材料使用。无氟安踏膜的规模化应用,标志着安踏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重要一步。搭载无氟安踏膜的全新一代「风暴甲」将在海外市场同步发售,预计到2026年销量将超50万件,有望成为高性能无氟冲锋衣市场中的标志性产品,成为见证中国鞋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自研「安踏膜」大事记: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