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5月28日 /美通社/ -- "我五岁时便立志帮助听障人士重获声音。"在科利耳中国三十周年的纪念视频中,多通道人工耳蜗发明人、科利耳创始人克拉克(Graeme Clark)教授注视着镜头,道出科利耳助听事业的初心起点。 自中国大陆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北京完成,到成为行业内目前唯一在中国投资建设全链条生产研发基地的跨国企业。三十年间,科利耳立足中国,服务中国,与中国听力医疗行业共同成长,累计助力超5万名中国听障患者重返有声世界,用科技与温度谱写了无数生命的动人乐章。 以技术创新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从需要外挂的"书包式"体配处理器,到小巧的可与智能设备直连的Nucleus™7和隐蔽的Kanso™2一体式声音处理器,科利耳四十余年技术积淀凝结成多项行业里程碑:全球首个多通道人工耳蜗打破无声桎梏,精细电极配合3.9毫米超薄植入体革新人体工学设计,智能声学处理技术重塑声音维度。 而支撑这一系列突破的,是科利耳"创新研发即生命线"的坚守:每年超12%销售收入投入——累计逾30亿澳元(约合150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推动着30余项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作为全球唯一连续数十年恪守严苛可靠性标准并公开数据的企业,科利耳构建了独特的"研发-应用-反馈"闭环:依全球超70万植入者的临床反馈,超过75万套设备运行数据实时反哺技术迭代。 如今,科利耳的产品已在全球超180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全球超70万听障人士重获新"声", 以实际行动践行"聆听现在,韵律永恒"的长期承诺。 与中国听力健康事业携手同行 为帮助更多中国听损人士重获聆听自由,科利耳以"生态共建者"角色深度参与中国听力健康事业发展。 一方面,积极搭建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为临床医生、听力师、言语康复师等核心从业者提供前沿技术教学与临床实践指导;另一方面,科利耳聚焦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科普活动,对于儿童,科利耳强化"早干预、早康复"理念普及,通过医院和家庭的协同缩短听损诊断到康复的黄金窗口期;面向成人群体,则以职场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公益讲座、"职场声援计划"等形式,拓展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干预服务,鼓励听损人士重新享有生活的掌控权。 与此同时,科利耳还大力推动国际前沿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加速创新产品准入与临床应用,依托博鳌乐城先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利好,科利耳已引入十余款全球领先产品,帮助中国约6,000名听损患者同步享受到了全球领先的听力重建解决方案。 此外,科利耳还以公益行动为纽带,高质量服务保障,持续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帮助中国患者尽早实现终生优质聆听。从2005年成为国内第一个人工耳蜗公益项目"启聪"的长期供货商,到2009年为"七彩梦"国家项目提供近2万套可靠的人工耳蜗产品,科利耳公司始终与中国听力健康行业携手同行,积极响应国家集采政策,同时依托覆盖全国20城的客户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全聆听周期的服务支持。 正如克拉克教授视频所言:"孩子们能去上学、交友、走进课堂、找到好工作,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老人们能重新获得聆听,实现与朋友和家人的交流,不再生活在无声世界——这就是科技最温暖的意义。" 用承诺与中国并肩迈向下一个三十年 站在在华发展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科利耳的目光已锁定更深远的未来。成都听力产业中心——这座"中国智造"的万级洁净车间,与悉尼总部采用完全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严苛的标准守护着每一份"声音的承诺"。科利耳对听力解决方案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我们持续致力于研究创新技术,以解决听力领域的痛点问题——例如改善在嘈杂环境中的听力体验、提升与其它智能设备的无缝连接能力,并积极探索全植入式设备的功能完善。这些前沿技术将为听力损失患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听力解决方案,让他们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科利耳将持续开展听力健康科普行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公众教育,帮助大众正确认识听力损失的危害性及早期正确干预的重要性。同时,依托医保政策协同集采政策的落地,降低患者负担,提升产品可及性,推动干预率从当前不到1%向世界领先的10%的战略目标前进。 真正的医疗创新,永远始于对生命尊严的守护,成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克拉克教授的初心到到超5万中国家庭、全球70多万患者焕新人生,科利耳一步步以实际行动践行品牌使命:聆听不仅是声音的回归,更是尊严与希望的觉醒。未来,这份承诺将继续在中国书写,无声世界的有声答卷。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