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公关新闻网 门户 商讯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家王小云荣膺2025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

2025-5-28 20:01| 发布者: 美通社| 查看: 901| 评论: 0

巴黎 2025年5月28日 /美通社/ -- 欧莱雅企业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2025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五位获奖者名单。6 12 日,颁奖典礼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办,以表彰她们在自然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这些杰出女科学家们共同彰显了女性在科研领域的深远影响力:她们以卓越研究推动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直面全球性挑战,更激励着下一代——尤其是年轻女性——不断突破知识与创新的界限。

她们的研究成果正引领着多项科学领域的变革:从实时健康监测到数据安全,从绿色能源到宇宙基本原理,再到空气污染治理。这些突破性进展或将引发技术革命,增强全球社会韧性,并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云成为奖项创办以来第九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目前,共有 137 名国际获奖者。自 2022 年以来, 4 年间有 3 位中国女科学家相 继获此殊荣。

王小云教授与学生工作照
王小云教授与学生工作照

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每年都会从非洲与阿拉伯国家、亚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以及北美这五大地区分别评选出一位杰出女科学家颁发奖项。

第27届的五位获奖者从全球466位优秀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由瑞士苏黎世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巴西国立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杰出研究员、2014年菲尔兹奖获奖者Artur Ávila 教授所主持的独立评审团评选产生。

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5 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奖名单

亚太地区获奖者

王小云教授  - 应用数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

亚太地区获奖者王小云教授
亚太地区获奖者王小云教授

王小云教授在密码学和密码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通信与存储的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她揭示了广泛应用于通信协议的哈希函数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并推动了新的哈希函数标准制定。哈希函数是电子签名、区块链、众多密码系统的核心技术。如今,这一标准被广泛用于银行卡、计算机通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她的革命性研究工作极具影响力,更激励了许多女性投身数学和网络安全研究领域。不仅如此,王小云教授也是"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项目19年来在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她于200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并从第十七届起担任中国奖项的评委。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获奖者

普丽西拉•贝克( Priscilla Baker )教授  - 分析化学

南非西开普大学化学教授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获奖者普丽西拉·贝克教授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获奖者普丽西拉·贝克教授

普丽西拉•贝克教授在高灵敏度电化学微传感器领域成就斐然,她研发的污染物检测技术在制药、食品、健康和能源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作为分析电化学领域的优秀导师,贝克教授倾注了大量心血,鼓励并帮助学生以及青年科学家开展该领域的创新研究。

欧洲获奖者 

克劳迪娅•费尔泽( Claudia Felser )教授  - 凝聚态物理学

德国马普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科研成员

欧洲获奖者 克劳迪娅·费尔泽教授
欧洲获奖者 克劳迪娅·费尔泽教授

克劳迪娅•费尔泽教授在物理、数学和化学的交叉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发现并创造出有望革新未来绿色能源技术的新型磁性材料。她以非凡的远见卓识,开创了"拓扑量子化学"这一新兴领域,并引领了相对论物质领域的革命。费尔泽教授不仅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更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挑战,例如数据存储和绿色能源技术。作为科学传播的领军人物,她积极鼓励和指导年轻一代,特别是女性,投身于科学事业。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获奖者

玛丽亚•特蕾莎•多瓦( Maria Teresa Dova )教授  - 粒子与场物理学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精确科学学院物理系教授、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 (CONICET) 高级研究员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获奖者 玛丽亚·特蕾莎·多瓦教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获奖者 玛丽亚·特蕾莎·多瓦教授

玛丽亚•特蕾莎•多瓦教授在高能物理学领域建树颇丰,尤其在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与表征、新物理探索以及宇宙射线物理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以及对青年科学家的悉心指导,不仅激励了新一代科学人才,也使阿根廷在全球实验物理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北美地区获奖者

芭芭拉•芬利森 - 皮茨( Barbara Finlayson-Pitts )教授  - 环境科学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化学系荣誉特聘教授、大气综合研究所创始人兼联席主任

北美地区获奖者芭芭拉·芬利森-皮茨教授
北美地区获奖者芭芭拉·芬利森-皮茨教授

芭芭拉•芬利森-皮茨教授因其对光化学烟雾等空气污染形成机制的杰出研究成果而获奖。她揭示了大气与气溶胶颗粒物界面反应的分子基础,并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大气化学领域的公共政策和法规制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改善了空气质量。皮茨教授也始终以满腔热情投身科研教学与指导工作,用自身的热忱激励着每一位学子。

27 年来持续赋能投身科学的女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如今,在全球研究人员中,女性的占比仍只略高于三分之一 (31.1%)[1]

27年来,欧莱雅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推进"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项目,致力于赋能女性,支持她们投身科学研究,并帮助她们克服职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这一长期合作将持续助力女科学家不断突破知识边界,解决时代挑战的同时造福全人类。

自创立以来,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已表彰了4700多名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其中包括 137 名国际获奖者和 4500 多名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

以上获奖者中,已有 7位荣获诺贝尔奖。

"当今世界面临着在气候变化、健康危机、数字安全等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要有效应对这些紧迫问题,女性的参与不可或缺。" 欧莱雅基金会执行董事Pauline Avenel-Lam 表示,"27年来,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始终致力于支持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她们正为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问题贡献力量。我们对2025年获奖者的表彰,正是为了认可她们对科学进步的卓越贡献,以及她们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关键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推动科学领域的性别平等,这是我们促进全球范围内知识进步使命的核心所在。我们相信,与合作伙伴携手赋能女性参与科学,是构建可持续未来和应对全球复杂挑战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Lidia Brito表示,"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为女科学家提供了她们应得的认可、支持和机会。通过表彰2025年获奖者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女性科研人员,我们将持续向目标迈进——让女性在各个科学领域的成就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而这些成就也定将惠及我们所有人。"

自2004年落地中国以来,"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项目已持续进行本土化发展逾二十年。2024年,为了让科学之光在每一代女性间传承,欧莱雅中国携手新浪扬帆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一代耀一代'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借助榜样力量,创新培育平台与场景,全方位托举下一代科技人才。今年,来自中国的科技女生也将受邀登上国际舞台,在颁奖典礼现场近距离感受来自世界各地女科学家的精神感召。

[1] UNESCO (2025) Status and trends of women in science: New insights and sectoral perspectives.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关于 王小云教

王小云教授,亚太地区,密码学与应用数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

推动密码学发展,守护数字世界

王小云教授在密码学界的卓越成就令人瞩目。密码学,这门以数学为基石,旨在保障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学科,因她而翻开崭新一页。她以非凡洞察力揭示了当时最广泛应用的哈希函数标准 MD5 和 SHA - 1的关键漏洞。哈希函数对于确保数据完整性至关重要,是防止数字欺诈和网络攻击的基础,在当今高科技领域应用广泛,包括网上银行、计算机口令、个人信息、电子商务交易和政府通信等方面。王小云教授开发出新的数学方法破解哈希函数,正是这些开创性研究,催生了更严苛的安全标准,包括中国标准 SM3 与美国标准 SHA – 3等,并在国际获得广泛认可与应用。

在哈希函数破解工作宣布之后,王小云教授荣获 2006 年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2 年以来,她又以资深评审专家的身份参与到该奖项评审工作中,持续为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指导,凭借自身的影响力与卓越成就,激励着更多年轻女性投身于数学及密码学领域,追逐科学梦想。

过去二十年,王小云教授深耕格密码学这一前沿领域。格密码学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利用更难数学问题打造更坚固数字锁,其安全性甚至可以应对未来量子计算机的攻击。她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Scloud+密码算法,这是一种基于极为困难数学问题的更安全的加密方案。此外,她的团队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女性科研人员,她们创新性地开发出Dashing和Dyno两大区块链共识协议,为跨境平台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持。

王小云教授解释说:"密码学所蕴含的丰富数学问题超乎人们的想象,踏入这片领域,就如同踏上一场永无止境的求知旅程。"她的话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我的梦想是通过应用先进的密码技术来保护数字世界的安全,并通过基础理论创新,来推动密码学的进步。我期待着能在数字金融和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以我所能,铸就坚盾,守护发展。"

对数学的毕生热爱

高中时物理成绩优异的王小云教授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最终选择在山东大学开启数学求学之旅。研究生阶段,从最初的解析数论方向起步,因缘际会,在导师潘承洞教授与于秀源教授的悉心点拨和引领下,她转向密码学研究。她的博士论文聚焦现代密码两大分支之一的公钥密码学,她回忆道:"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时起,我便笃定密码学将是我毕生钻研的事业。"

这份对科学的热爱,早在童年时光便悄然生根发芽。身为中学教师的父亲,以居里夫人传奇故事为火种,点燃了她内心的好奇之火,倾心培育她的探索精神,殷切期望她未来能成为一名卓越科学家。不仅如此,父亲还给她的两位弟弟起的名字分别带有"镭"和"铂"这两个化学元素的名称,仿佛在诉说着对科学的无限尊敬。她母亲勤劳、正直、善良的品质则通过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她。

逐梦寰宇,获全球认可

王小云教授的突破性发现给密码学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 2004 年于美国举行的国际密码学会议上首次公布对包括 MD5 在内几种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时,赢得了全场起立鼓掌。七个月后,包括三位图灵奖获得者在内的五位优秀密码学家代表王教授宣布了对 SHA-1 的碰撞攻击。图灵奖和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Adi Shamir 教授评论说这一发现将"掀起轩然大波(big waves)",而图灵奖得主 Ronald L. Rivest 教授则形容这一突破"令人震惊(stunning)"。王小云教授多次邀请国际著名密码学家来华交流,积极参加全球一流学术盛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如今,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她带领着一支锐意进取的密码学研究团队,鼓励、支持青年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断突破科技创新边界。

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之道

王小云教授在女儿大约6个月时便决心开始哈希函数研究。初为人母的生活与科研事业的平衡考验接踵而至。由于家中办公条件缺乏,为打印复杂的学术表格与公式,她不得不往返于住处与大学之间,每一次奔波都在耗费着宝贵的科研时间和照顾女儿的时间。为解决这一难题,丈夫坚定地支持她并决定动用家中几乎全部积蓄,购置一台个人电脑与激光打印机。正是这个决定极大提升了科研效率,为王小云教授日后在密码学领域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杰出女性科研工作者能够协调家庭生活与科研事业,"王小云教授感慨万千,"得益于教育公平的推进以及社会各界的鼓励与支持,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在科研领域绽放光彩,尤其在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推动着科学边界不断拓展。"面对未来,她对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充满期待:"勇敢追逐内心热爱,坚持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公关新闻网

GMT+8, 2025-5-30 03:35 , Processed in 0.0753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