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2025年5月19日 /美通社/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预计保有量突破4280万辆,但充电基础设施的升级速度却受各种因素影响,升级滞后。数据显示[1],全国60%的充电场站仍依赖早期投入的直流一体桩,即使投建了分体式充电设备,在充电需求功率不断提升的市场环境下,充电产品升级过程中也面临三大核心痛点: 功率割裂:单柜功率固定,跨桩调度能力缺失,场站内功率利用率不足; 星星充电聚合功率池技术,重构充电场站的能效体系,实现兆瓦级功率无限扩展,引领充电行业革命性升级,以三大能力,解决充电场站面临的功率限制、升级成本高、部署困难等痛点,助力运营商降本增效,打造未来超充网络!
通过上述三大能力,星星充电可帮助各类运营商实现效能跃迁,让充电设备从"成本中心"转为"利润引擎": 投资支出优化,旧设备利用率100%,大幅降低单站设备改造成本;运营成本下降,功率密度提升3倍,电损与运维成本减少45%;业务弹性增强,支持"分期叠加"模式(如360kW→2.88MW→10MW渐进升级),适配不同发展阶段需求。 对运营商而言,系统动态分配功率池资源,日均翻台率提升30%;对广大车主用户来说,高峰时段全站功率参与智能调配,最大化满足各类车辆充电需求,提升充电体验。 聚合功率池技术的意义远超单点创新,其本质是通过"硬件解耦、资源池化、算法驱动"重构充电基础设施底层逻辑。当新能源汽车加速奔向超充新时代,星星充电聚合功率池技术,让每一台充电设备从"功率孤岛"变为"智慧节点",让电力流动打破硬件边界,让每一度电释放最大价值! [1] 星星充电市场BI测算,来源为车辆上险数据。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