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月27日电 /美通社/ -- “大约在冬季”,每年的“艺考热”都会如约登陆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档期。一张张略显“青涩”的新面孔、一个个列队等候的小鲜肉,这些照片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是一条最靓丽的风景线。或许,这些正当花季的俊男与靓女,在没有入行以前,就已经提前进入了当下中国最火热的“大片”里了。 不过,相对于集体上头条的轻易与任性,小鲜肉们要想真正“入行”却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际教育平台决胜网曾调查统计,一名艺考生备战花费在20万到100万不等,而这些花费却完全无法保证学生的安枕无忧。在近日南京艺术学院招生现场,报名学生超过8000名,而按照计划,最终可以冲出突围的人不过区区58人。 或许,在少男少女的的心目中,充满光环的舞台与气场十足的明星本身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值得正视的是,中国的艺考之路从来都不平坦,这条看似光鲜的风景背后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 -- “艺考热”亟需冷思考。 毕业即失业 为生计被迫转行 对艺考冷静对待最直接的理由或许就是“艺考热”后面的“艺考难”。随着近年来艺考的不断升温,文化课要求被不断提高、考生的经济投入不断加大,淘汰率却在逐年提升。据媒体报道,2015年艺考文化分批次线可能比往年提高15-30分,一些艺术专业淘汰率接近98%被称为“最难艺考年”。 而即便如此,那2%胜出者的欢喜或许也是暂时的,“艺考难”结束后便是“出路窄”。调查统计显示,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足30%,近70%的艺术毕业生为了生存被迫转行,真正成为明星的几率不到0.003%。 “出路窄”的结果是“就业难”。事实上,大多数艺考生的境况变成了毕业即失业,在生计压力下被迫转行。中国艺术人才网发布的《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到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到近100万,10年艺考生翻30倍,70%的艺考生毕业即失业,为生计被迫转行,从事了与艺术几乎毫不相干的工作。 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在毕业后直接报名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学习新的职业技能,为以后的求职重新打基础。决胜网工作人员曾透露,这家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艺术毕业生而设定职业培训课程的教育机构。艺术毕业生们经过培训后,大多数会转型成为专业类的教师,还有人开起自己的艺术培训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转型成为公司文员类工作人员。 回船转舵 人生或上新台阶 国内艺考路如此之多艰受限,萌动在“艺考生”心中的“艺术梦”还有没有更好的安置之处呢? 数据调研显示,近年留学专业中商科、工科等传统热门留学专业比例有所下降,而艺术类留学生比例却逐年提高。在欧美部分国家,艺术类专业留学生比例甚至高达四成。艺术生出国寻求新发展未尝不是好出路。 事实上,不少艺考生就是在国内“战场”败绩后投身国外。国外院校更加看重学生的个性、艺术专业水平和艺术思维的招生标准更令其如鱼得水。有教育专家表示,国外艺术学院无论是在艺术类专业本身发展水平,还是对于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拓展,包括艺术氛围和入学门槛,都是国内艺术类院校所无法比拟的。国内艺术院校毕业后,学生会发现大学所学与真正的艺术还相距甚远,这时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接受真正的世界顶尖艺术教育或有助于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和人生再上新台阶。 这或许是一扇新的窗户。 决胜网 CEO 戴政介绍,作为消费者眼中的世界教育超市,决胜网一直在通过大量世界教育产品和教育机构的聚合,以及不断推出的教育体验和游学、点评和专家一对一等服务,帮助教育消费者更加了解教育行业信息,进行教育产品比较,最后帮助他们做出智慧而有利的决策。 “艺术类学生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要有清晰的规划;要在早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以及专家名师的帮助为自己进行定位,只有清晰定位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规划,以后的人生路才不会迷茫。艺考从来只是过程,笑到最后的才是人生赢家。” 他表示。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