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6月7日 /美通社/ -- 6月2日至6日,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芝加哥隆重举行。此次ASCO年会,君实生物携2款肿瘤免疫治疗(I-O)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抗PD-1单抗)、tifcemalimab(抗BTLA单抗)共计26项研究成果入选,包括5篇口头报告,15篇壁报讨论/展示,6篇摘要展示,覆盖了肺癌、乳腺癌、鼻咽癌、消化道肿瘤、尿路上皮癌、黑色素瘤等10大瘤种,获得全球关注。 一年一度的ASCO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每年有大约4万名肿瘤学专业人士参会,汇集了全球肿瘤领域的专家教授、医生和科研人员,共同分享探讨当前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2023年ASCO年会以"携手患者,共筑抗癌研究与治疗基石"(Partnering With Patients: The Cornerstone of Cancer Care and Research)为主题,肿瘤领域很多重要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选择在年会上进行首次发布。中国创新药企作为全球创新的新兴力量,其身影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国际顶尖学术交流舞台上。 君实生物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博士表示:"君实生物深耕肿瘤治疗领域,运用公司与合作伙伴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我们已针对不同瘤种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探索和研究。此次ASCO年会展示了我们新近取得的26项创新成果,其中5项为口头报告,有幸成为口头报告入选最多的中国药企之一。其中,TORCHLIGHT研究为首次公布数据,不论是PD-L1阳性还是全人群,接受免疫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均超过32个月;全球首个报告无事件生存期(EFS)阳性结果的PD-1抑制剂围手术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Neotorch显示,患者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高达60%。这些大放异彩的研究突破,无不彰显中国学者和本土创新药的研发实力。中国创新正在走向全球创新舞台中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LBA1013 TORCHLIGHT研究:全球首发,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5% 由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牵头开展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治疗首诊IV期或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III期研究(TORCHLIGHT)成果以重磅研究摘要(LBA)形式在ASCO年会的快速摘要专场上首次发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对研究详细结果进行了口头报告。 TORCHLIGHT研究(NCT04085276)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531例首诊IV期或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是国内首个在晚期TNBC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注册研究。 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中位随访14个月),TORCHLIGHT期中分析结果显示:
基于TORCHLIGHT研究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于今年5月正式受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PD-L1阳性(CPS≥1)的初治转移或复发转移性TNBC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8501 Neotorch研究:全球首个达到EFS阳性结果,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高达6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在ASCO年会肺癌专场会议上口头报告了Neotorch研究更多详细数据。Neotorch研究(NCT04158440)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404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是全球首个抗PD-1单抗用于NSCLC围手术期(涵盖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治疗公布达到无事件生存期(EFS)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Neotorch在今年ASCO全体大会系列会议(ASCO Plenary Series)4月会议上首次报告了EFS期中分析结果,并在本次ASCO年会进一步报告了更多的EFS亚组分析等数据。 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中位随访18.25个月),期中分析结果显示:
基于Neotorch研究结果,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并特瑞普利单抗作为辅助治疗后巩固治疗,用于可切除III期NSCLC的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于今年4月获NMPA受理。 #9003 CHOICE-01研究:最终OS数据发布,非鳞NSCLC患者中位OS达27.8个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牵头开展的CHOICE-01研究在ASCO年会肺癌专场会议上公布了最终OS和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数据,由湖南省肿瘤医院的邬麟教授进行口头报告。 CHOICE-01研究(NCT03856411)是一项将抗PD-1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465例无EGFR/ALK突变的晚期NSCLC初治患者。研究已多次荣登国际学术大会并获国际权威著名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50.717)发表。 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位随访19.4个月),结果显示:
基于CHOICE-01研究结果,NMPA已批准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晚期非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 #6009 JUPITER-02研究:显著延长晚期NPC患者OS,3年OS率达64.5%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牵头开展的JUPITER-02研究在ASCO年会公布了最终OS分析数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在壁报讨论环节就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的交流和分享。 JUPITER-02研究(NCT03581786)是鼻咽癌免疫治疗领域首个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r/m NPC)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289例未接受过化疗的r/m NPC患者。 截至2022年11月18日(中位生存随访36.0个月),最终OS和PFS分析结果显示:
基于JUPITER-02研究结果,NMPA已批准特瑞普利单抗用于r/m NPC的一线治疗。目前,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正在接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的审评。 #4001 PD-1抑制剂围手术期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研究,TRG 0/1的患者比例达到44.4%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周志伟教授牵头开展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SOX或XELOX化疗对比单纯SOX或XELOX化疗用于局部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II期研究在ASCO年会首发数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袁庶强教授进行了口头报告。 该研究为国内首个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索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SOX或XELOX化疗围手术期治疗局部进展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纳入108例可切除的cT3-4aN+M0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研究表明与单独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显著增加了达到病理学完全退缩/中度退缩率(TRG 0/1)的患者比例,或为该人群带来明显的病理改善。
#8579 Tifcemalimab:难治性ES-SCLC数据首次公布,I-O初治患者缓解率达40% 由君实生物自主研发、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抗肿瘤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在ASCO年会上以壁报形式首次展示了其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初步数据。 这项开放标签、两队列、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5000684)由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牵头开展,旨在晚期肺癌(NSCLC和ES-SCLC)患者中评估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截至2023年3月14日(中位随访26.4周),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难治性ES-SCLC患者,尤其是I-O初治患者,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耐受性良好。
该项研究结果支持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难治性ES-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目前,君实生物正在中国和美国两地开展tifcemalimab和特瑞普利单抗在多个瘤种当中的联合用药试验,计划在2023年内开展国际多中心III期注册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 完 —— 1. 本材料旨在传递前沿信息,无意向您做任何产品的推广,不作为临床用药指导。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6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3项适应症纳入《2022年药品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已在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领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目前,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和单药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正在接受FDA审评。2022年12月和2023年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 关于tifcemalimab(TAB004/JS004) Tifcemalimab(TAB004/JS004)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first-in-human)的抗肿瘤重组人源化抗BTLA(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单克隆抗体。目前,tifcemalimab已进入Ib/II期临床研究阶段,多项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临床研究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中,覆盖多个瘤种。 Tifcemalimab所针对的BTLA靶点于2003年发现,为CD28受体家族成员[1]。它具有单个IgSF V细胞外域,其序列与其他CD28家族分子(例如PD-1和CTLA-4)具有相似性。 BTLA在T和B淋巴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亚群上表达。BTLA与其配体HVEM(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疱疹病毒侵入介质)的相互作用于2005年被发现,HVEM是在造血系统中广泛表达的TNF受体,被确定为BTLA的配体[2]。 BTLA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相关性膜蛋白,其蛋白结构类似于跨膜受体CTLA-4和PD-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BTLA与其配体HVEM结合后,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损伤[2]。 Tifcemalimab通过结合BTLA,阻断HVEM-BTLA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BTLA介导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最终达到激活肿瘤特异淋巴细胞的作用。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贵州,每一帧安居乐业的幸福画...[详细]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