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已经结束,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的学员们惊喜地发现,杨洋老师在考前以“家风”为立意的独立命题与今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有异曲同工之妙,完美命中高考作文命题核心。网络上、电话中,学员难掩心中对杨洋的膜拜之情,“看到作文题,果断给杨男神献上了膝盖”、“家风!跪了!”、“老师,我一定要给您个赞!家风那篇文章读了好多遍。”……

押题最高的境界是押中高考语文作文!
最精准的押题不是押中材料,而是直接押中立意!
最深刻的押题是深入解读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及材料后的时政背景!
最实用的押题是将例文全部为学生写出,并要求同学们背诵!
最牛的押题是此押题在高考所有真题和模拟试卷中都从未出现!
北京卷高考真题为: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杨洋老师独立命题:
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朱子家训》中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家“家风”:勤俭节约、讲情义。其实,普通人家也有“家风”,请结合自己对“家风”的看法,或记叙家风的故事,或议论分析。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700字。
同学们如果可以从“家风”、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角度来分析,一定是文质兼美、立意深刻、兼有文史和现实视角的佳作!
这是今年时政的重点内容,杨洋老师在课上给学生们独立命制了一道作文题,而这个题目在所有真题和模拟试卷皆未出现过。而他撰写的例文更可以完美套入考场作文,原文如下:
家风,是发黄的纸页上先贤流传下来经典的语录;是穿越历史、经历时光吹磨而闪耀思想光芒的精神;也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诃责,是平凡人家的言传身教。何以立身,以德以行;何以立家,(以言以训)家风传承。(一个人在社会上存身,要有德行操守;一个家庭能够世代相传,不仅依靠血脉,更要有家庭的精神传承。)继承传统精神中美好的部分,以家庭为单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够既立人以德,又强国以行。
家风来自于前人深刻阅历的结晶,这些优秀的精神有经验的积累、教训的反思,更有对后世殷切地关怀。前人好学并以此受益,则会以好学激勉后世。徐渭曾有一家风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一个“好”字说尽年青、年老读书之景,用以告诫子孙惜时苦读。前人勤俭并以此受益,则以俭以修身要求子孙。诸葛亮《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正是对后代亲切而真挚的教导。
虽然各家之风气不同,但中华民族的优秀家风却共同指向了传统精神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元素:求学、精思、勤俭、诚信、孝义……
于是有人会问,那些过时的东西,今天还有学习的必要么。我认为,这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今天更倡导和发扬。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无用论、道德堕落商人虞诈、拜金腐化追求物欲等乱象丛生。这时,我们方才醒悟古人早已用家风为我们筑起了精神的防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要小瞧每一个家庭的风貌,正是每一个小家庭美好精神的构建、家风的吹扬,才能唤起整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
当然,不能说所有的传统家风都是正面的,否则不会有巴金《家》中觉慧的出走,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离开封建的家庭。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家风在传承中与时俱进。这样才是真正无愧于先人精神的财富,对传统文化合理地继承和发扬。
在这一瞬间,我忽然想起母亲曾经用质朴无华的句子告诉我好好学习的道理,想起母亲把陈的毛衣拆开配上新线织成新衣,想起母亲用最严诃的句子批评说谎的我时严肃的表情。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好学、勤俭、诚信,也许不是字字珠玑,却是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家风化人,家风像是一阵从回忆里吹来的暖风,让我体会到长者亲切关怀和良苦用心,我要用这样美好的精神面对社会,也要将之传递给我的后代。
家风化人
——传承美德,与时俱进
附:杨洋老师相关信息
杨洋,新东方集团教学培训师、演讲师,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高中语文项目主管,高考语文名师,“亮剑高考”全国巡讲主讲,新浪全国课外教师评选冠军,全国志愿填报专家。2008年组建新东方高中语文项目,在全国重点高校组织教师教研、讲座。新东方模考班命题人,曾为通州、顺义区期中期末试卷命题。《新京报》《京华时报》高考分析特约撰稿人,多篇高考分析文章登载于《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编撰高考畅销书《决胜高考的12种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