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年12月4日电 /美通社/ -- 根据由城市土地学会(ULI)和普华永道(PwC)一同出品的《2015年亚太区房地产市场新兴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上海是中国少数几个在明年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前景方面获得高评分的城市之一。尽管上海的排名从2014年的第二名下跌到本年度报告中的第六名,上海仍然是中国最强劲的市场。中国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住房市场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并且大多数物业类型和城市提供的投资回报率都较低。 报告对亚太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趋势、房地产金融和资本市场、各物业类型和各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将上海的受欢迎度归因于其亚洲重要门户城市的地位,“因此经常会从那些关注上海的国际基金获得投资份额。”此外,报告指出,上海拥有更为强劲的经济基础,相比其他城市,提供了更高的市场透明度,因此吸引了大量意图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境外公司。 今天在上海举行的城市土地学会中国大陆冬季会议上发布了该报告。这份报告集结了385位国际知名房地产专业人士的意见而成,他们包括投资者、开发商、房地产公司代表、银行、地产经纪和咨询顾问。 根据报告,2015年亚太地区经济面趋弱,但亚洲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强劲,因为来自不同渠道的境内外资本将继续流入该行业。针对一线市场传统资产的竞争过于激烈,这持续提升了部分细分物业类型,尤其是物流地产的吸引力。但投资者对其他细分领域包括学生公寓和养老地产等的兴趣正在变弱。 “目前,亚洲房地产市场正受到资金富裕的困扰。不管是过去六年间全球央行推行的货币宽松政策还是投资机构的各类资本新渠道,都提供了看似无穷无尽的资金,这些资金几乎流变各个角落和各种物业市场。这个现象正在推高资产价格并进一步压低回报率,”城市土地学会北亚区主席、香港置地执行董事周明祖评论道。“因此,我们看到交易量减少,投资级物业进一步短缺,投资者在寻找核心资产的替代品,投资者退出二线城市。我们预计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下去。” “今年总体而言,投资者对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缺少热情,因此市场出现分化,上海和北京获得了大多数的注意力。过去10年间,这两座国际都市成就了境外基金大量的成功投资,远非其他城市可企及。”普华永道中国合伙人孙颖说道。“由于政府强制性行政手段调控,中小型开发商正面临困难,但我们看到亚洲市场涌现出的私人资本数量在上升,这些以中国大型开发商为代表的私人资本在亚太地区和全球其他地方的投资主要以住宅项目为主。” 2015年投资前景排名前五的市场
纵观各物业类型,工业/物流设施目前是最受欢迎的资产。报告认为,对该物业类型的青睐表明“亚太地区大多数城市长期以来缺少物流设施,同时物流设施的投资仍然能提供较高的回报率”。酒店领域也获得了高分,主要是由于许多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兴旺。写字楼继续被认为是安全的投资。但投资者对住宅和商铺的热情已经降低了。 报告主要的发现包括: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