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央行还是银监会,都将杜绝资金池作为规范P2P的首要要素。一般投资者只知道“资金池”有挪用资金的风险,会有思维误区:只要平台管理层值得信赖,不会主动挪用资金,那么即使是资金池模式也无风险。这样的想法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片面的,因为资金池模式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较高的流动性风险。
一般情况下,平台为了满足投资者对小额短期项目的需要,会对大额借贷资金进行时间和金额的错配。如一个的一年期的借款项目,通常会设计成12个月标。本来错配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平台通常会钻一个空子,即每月回款时,只要投资者不提现,平台是不用实际还款的,平台只要准备少量的流动性资金应付日常提现就可以了。这个模型既可满足借款人对资金长期的使用需要,也满足了投资者的偏好,又可增强平台的资金灵活性,可谓一举三得。
但这个模式又是脆弱的,如果发生系统风险,尤其是投资者信心受损大面积提现,而借贷项目又没实质还款的时候,就会使平台流动性枯竭,一旦出现挤兑,平台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托管模式“强制提现”更安全
目前P2P行业内公认的资金安全模式资金托管,除了杜绝平台挪用资金外,还有一个有利于流动性的优势,就是“强制提现”。

托管模式下也会有资金错配,但是其安全性在于——项目到期后托管机构会代投资者做强制性的集体提现处理,平台必须准备足额的真金白银归还投资者,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强制提现”。因为有了强制提现,平台在满标之初就清楚到期要筹措多少资金,有了充足的资金筹备时间和足额的还款资金,极大的降低了平台流动性风险。
数据显示:出现流动性枯竭、挤兑倒闭的往往是采用资金池模式的平台。而使用第三方托管的P2P平台,如小猪罐子等迄今为止还未发生过流动性风险事件,事实胜于雄辩,投资者要对平台的流动性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