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14-10-31(中国商业电讯)--你还敢玩信用贷款类P2P 找死呐? “有个叫传奇的公司传奇的倒闭了” 从2013年到今天,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故事 2007年国内出现第一家P2P至今,已经有不计其数的P2P平台诞生。作为传统金融坚守的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杀入,必然要找到其软肋,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而这个软肋就是信用贷款。但是时过境迁,如果今天你还敢玩信贷类的P2P,无疑是《一生一世》里出现的最二镜头——9月11日进入双子大厦, 找死! P2P的魅力在于金融脱媒,运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手段,让资金供方与资金需方直接对接,超脱以往金融的时间、地域限制,从而降低总体成本。这种极速高效的手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是随着脱媒后,投资风险直接转移到资金供方,以往金融中介承担的风险,现在又要如何把控?答曰:房产抵押架构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就是挖掘机里的南翔! P2P 有独特模式,但更需要结合中国大环境 从全球领域看,P2P普遍形式是信用贷款,尤其在国外,经过实践的检验,P2P的信贷模式得到了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因为信用类贷款本身具备高风险高回报的特质,符合投资人逐利需求。 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市场环境,这一形式是否还能够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性是这一个问题在国内市场的关键。 国内的信用环境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这几年征信系统越来越完善,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成为一项重要的“隐形”资产,但是与国外信用记录不佳就寸步难行相比,国内的“老赖”们仍然能够逍遥地过日子。这就使得信用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为投资人们带来了风险。而且,目前还有一些小贷公司、P2P贷款的违约记录尚未与央行的征信系统联网,在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时,一些贷款人倾向于认为这些贷款即使违约了也不会给自己造成的很大损失。 所以,国内P2P平台上信用贷款的收益虽然整体上比抵押类贷款高,但投资者们必须正视的是国内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类贷款的风险。 正是这个原因,一些P2P公司推出的贷款产品要求贷款人必须提供房产抵押物。信合行就是其中的一家。信合行CEO郑睿先生的观点认为:“在对整个国内的信用环境进行评估之后,我们认为,在目前中国信用环境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做有房地产抵押类的贷款,不仅收益比较高,风险也比较低,是投资者更安全的选择。”“投资人可能对项目、借款方或平台本身都没法做到足够了解,但抵押物不同,投资人可以从有关的公开渠道取得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第三方机构也能配合佐证。此举也从侧面帮助投资人印证融资项目的真实性。”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