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公关新闻网 门户 公关企讯 查看内容

钱先生:双11,花钱 or 存钱?

2014-10-27 16:28| 发布者: wangjing| 查看: 1269| 评论: 0

   一年一度的"双11"消费狂欢节又将来临,据统计,2013年仅支付宝双11当日销售额便已突破350亿,在全民非理性消费热情高涨的今天,可以想见,2014年的"11.11光棍节"必将创造新的奇迹. 

      然而,并非人人都需要狂欢,也不是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双11的到来。通过记者的调查发现,在2014年双11来临之际,以80、90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群体中开始涌现了一些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双11,其实不便宜 

    每到双11,商家便会推出众多的优惠活动,诸如“惊爆价”“限时秒杀”“买满减赠优惠券”等等。然而,眼尖耳细的消费者会发现,市场中惊爆价原价卖,一年365天都在限时优惠,优惠券诸多限制,秒杀基本抢不到的例子屡见不鲜。 

    上海的吴小姐是在张江科技园区上班的一名普通白领,平时除了上班不忙的时候会习惯性的上一下购物网站,关注自己看中的包包和衣服是否有折扣。在采访中,吴小姐表示:“去年双十一,我买了很多东西,然后很无聊的跟踪了所拍物品的价格……发现十几件中就1件是真正打折降价,次日恢复原价,其他双十一过后,价格都没有大变动;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变动。”吴小姐透露她用的是一些互联网上很流行的比价软件,可以很方便的追踪当前物品的历史价格轨迹,一眼识别当前物品是真促销还是假活动,然而,追踪的结果令人唏嘘。 

    另一位受访的80后小王也有类似的经历,双11之前本想给自己买一件Gxxx大品牌外套,发现价格是688元,于是点了收藏关注。等到双11当天来看,发现实际标价还是688没变,但是后面的专柜指导价格却变成了1376元,并醒目的标注了“限时5折”字样。小王最终还是选择了实体专卖店,因为觉得网上的报价太过于随意,有糊弄消费者的嫌疑。 

    还有受访者指出,双11商家为了促销花样频出,有真降价也有假促销,甚至还有部分商家11月初开始慢慢涨价,到了双11当天恢复原价,号称“打折促销”,委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观点二:双11有实惠,冲动消费易后悔 

    虽然双11促销隐藏着这样那样的猫腻,但是一个节日既然能引起如此大规模的关注,影响力堪比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其后必然也是有足够多的“真实惠”,否则也不可能引发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去争相购买。 

    "网购达人"黄女士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丈夫在IT公司上班,自己在家经营一家女袜淘宝店。因为自己平时也在做着网购生意,所以对网上的购物渠道也有着相当娴熟的了解。她说:“因为自己也在淘宝做生意,所以很清楚(双11)这一套……对于很多(服装)卖家来说,这都是一次清理库存的好机会,所以我会早早的关注自己喜欢的品牌和款式,就等双11出手……”然而,真实惠的背后便是人们蓬勃爆发的购物欲望,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例如90后小颖,一家外贸公司的行政助理,双11那天就刷爆了自己的交行信用卡,买了一个特价香水包包,价值八千多元;一套日本代购的高档化妆品,近一万元;相机镜头全部买齐,差不多一万六,连卫生巾都买了好几百元。 

    还有85后大众4S销售小陈,因为新买了自己的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也决意好好装修一番。专门攒到双十一买了一大堆家具家电,还有无叶风扇/跑步机/面包机/加湿器/净化器……最后发现真正用到的寥寥无几,“花钱的时候挺痛快,买回来之后新奇劲一过,就发现(大部分)只能当摆设了”。 

    观点三:理性消费最可靠,有人花钱有人存 

       与上面两派观点不同的是,还有一群人,面对双11群体狂热时的表现则要明显冷静的多。对于他们而言,双11跟任何一个平常日一样,都是商家造出来的“节日”,具体做购买决定还是视自己的需求而定,与节日没有多大关系。

    “对于聪明的买家来说,何时出手都能买到便宜的东西。同理,对于聪明的卖家来说,双十一绝对是爆发的绝好机会。”85后小胡如是告诉记者,小胡平时在陆家嘴金融园区上班,做证券交易类的工作。对于他而言,双11只是阿里的一个宣传节日,仅此而已。他的消费观念也明显显得比较务实,透露出投资行业从业者惯有的成熟与理性,“如果你有必需要买的东西,那就买,哪怕不在双11;如果没有,那就别买,哪怕它再便宜,买回来都是一种浪费”“如果你买一件东西仅仅是因为它便宜,那你(十有八九)会后悔”“双11的时候别人花钱,我在加班挣钱,一正一负,你说谁划算?”。 

    另一位初为人父的80后小赵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在买东西都是老婆在做决定,我们俩的消费观念比较统一,(双11)虽然有促销,但是买回一堆不需要的东西,再省也是浪费……还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空时买些理财产品……”。小赵还很得意地告诉向记者透露,“我和老婆都有存钱的习惯,每月工资的一部分拿出来做强制存款,不仅可以防止消费超支,还可以在年底的时候收获一笔不小的惊喜……有些网站在节假日推出的特别辅助增值计划还是蛮诱人的,像买银行理财的钱先生,双11的时候能买到年收益等同的银行产品,这些钱比拿去单纯购物强多了……老婆也很赞同。” 

    双 11到底该存钱还是花钱,或许没必要那么纠结。正所谓“勤俭持家不如能挣会花”,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勤俭持家”的前提是想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绝大多数的重要性都是想象出来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双11可以果断下手;对自己无用的东西,再便宜也不建议入手;生活必需品,最好能货比三家购买,防止虚假促销和价格陷阱;高档奢侈品,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一定要量力而行。不攀比,不浪费即可! 

    至于能挣会花,建议大家学习上文中的小胡和小赵,尽早养成存钱投资的习惯,除必要的消费预算外,剩下部分可以选择一些合理的理财方式将钱存起来。在如今普惠金融大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的可选理财方式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银行储蓄、基金定投、黄金、股票等等,还有目前火热的网上理财等等,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一家叫做钱先生的银行理财网站,就用他们的专利技术打通了各家银行的壁垒,让用户在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挑选对比全国60多家银行300多款理财产品,真正实现了低风险高收益,理财不再是高端精英人士的特权,普通人也可以方便快捷的购买银行理财。

    当然了,虽然理财方式如此多样,落实到每个人具体的存钱决定,还得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所需的资金流动,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进行理财。只有早早累积自己的第一桶金,养成理财投资的思维,才可以早日避免陷入结婚生孩子买房的恶性循环中。 

    看完了这篇调查报告,是否对你的双11有什么启示呢?你准备以什么姿势来迎接双1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公关新闻网

GMT+8, 2025-5-24 10:45 , Processed in 0.665108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UED:goguan.cn

返回顶部